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老战士盛喜和:逢战必在一线 此生对党忠贞

来源:闽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2-03-31 16:18 浏览量:{{pvCount}}

  他,17岁参军,入伍仅1个月就荣立二等战斗模范;他,在战斗前线生死搏杀,大小伤无数,至今仍有两块弹片在体内未取出;他,在战争结束后支援地方,剿灭土匪守一方百姓……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一生在军服役,逢战必在一线”的老战士——盛喜和。

  3月18日,闽西日报的记者在龙岩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见到了盛喜和,93岁高龄的盛喜和依然精神矍铄。虽因旧伤需要拄拐,但无论是站,还是坐,他始终腰杆笔直,军人气质尽显。

  

  △精神矍铄的盛老

  盛喜和,1929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庄马县,1946年入伍,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济南攻击战、淮海战役、上海战役、马尾攻击战、嵩口攻击战等大、中型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战斗骨干被抽调至地方加入公安队(武警部队之前身)负责剿匪,后担任过福建龙海边防大队副大队长、福建东山边防大队副大队长、福建龙溪军区独立营营长、崇安县人武部副部长、永定县(现永定区)人武部部长等职,最后于1985年离休,可谓是将自己最美好的40年奉献给了人民军队。

  “我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参军以来,只要是参加了战斗,我都奋战在第一线,没有在机关、没有在后方待过。”谈起自己的战斗经历,盛喜和兴致颇高,激动地向我们讲起他第一次参加战斗时的情景,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入伍刚刚1个月的盛喜和获得了二等战斗模范的荣誉。

  那是1946年8月,山东胶河守卫战,面对来犯的国民党军队,盛喜和所在的部队因敌众我寡不敌后撤,在后撤过程中,有些战士牺牲了,有些战士负伤掉队。“不能让我们的同志当俘虏,当时上级就下令组织救伤队,将负伤的同志抢回来,我是第一个报名的。”盛喜和告诉记者,在他的带动下,又有十余名战士站了出来,在其余战友的掩护下,盛喜和等十余人匍匐着向敌人的阵地爬去,救回了4名受伤的战士,盛喜和也因此获二等战斗模范荣誉,“别看现在说起来就这么几句话,其实当时是很危险的,因为伤员就在敌人阵地前面,我们这十多个人真的可以说是拿命在拼,上去可能就回不来了。”盛喜和说。

  每战争先,盛喜和负伤无数,但用他的话来说,“大都是小伤,不影响身体的。”独有3次大伤,让他印象深刻:一处伤在右眉角,一块弹片嵌在里面,三分之二扎穿了头骨,因当时医疗条件所限无法拔除,遗留至今;一处伤在右小腿,至今仍有黄豆大小的弹片残留,压迫到了神经,使得盛喜和腿脚不便;一处伤在右大腿,弹片由腿后接近臀部的地方射入,穿至脊柱部,后经手术取出,但在盛喜和的腿上留下了弹珠大小的一个疤。

  战场拼杀,以命相搏,盛喜和却无怨无悔,原因为何?“因为党解放了我。”盛喜和说“我从小父母双亡,只能靠给地主打工度日,受其压迫,是党带着军队解放了我,还有和我一样的穷人,党就是我们穷人的救星,从那个时候我就下定了决心,要听党话、跟党走,我相信党一定能带着我们过上好日子。”

  怀着这份朴素的期望,盛喜和将“听党话、跟党走”刻在了脑子里,一跟就是七十余年,“我亲眼看着中国从在世界上被看不起,到如今变成了大国、强国;看着百姓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生活美满、啥都不愁。国家富强、人民安康,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党的领导是高明的,我们党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民是满意的。”盛喜和表示,“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也能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跟时势的发展,磨砺自己,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贡献。”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