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戎装,他们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他们继续发光发热,展现“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风范。在三明市沙县区有这样一支民间应急救援队伍,义务从事生命救援、活动保障、灾后恢复和减灾救灾等活动,成为应急救援力量的强力补充,他们就是沙县区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
公益救援 守护群众安全
“没有你们帮忙,我爸爸不知道会怎样,他现在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太谢谢你们了。”9月5日,家住沙县区凤岗街道西霞村的江女士再次给沙县区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队长董尚平发来微信,言语中仍旧充满了感激。
救援队正在带回走失老人。受访者供图
江女士与沙县区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的相识缘于一次紧急寻人行动。
9月2日晚上8点11分,沙县区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接到110打来电话,称西霞村有一名82岁老人早上上山采红菇,到现在还没回家。
而在此之前,江女士已经和亲戚朋友找了许久,老人走失时身上只穿着短袖,随着夜色降临,山里的气温开始降低,无奈之下江女士拨通了报警电话。
得知情况后,董尚平立刻在成员群里发布了搜救信息,队员们踊跃报名,很快集结了15名队员带上装备紧急赶往现场。在与家属沟通锁定大致方向后,救援队在家属的配合下兵分三路进行搜寻。
老人走失的位置山高林密、山形复杂,给救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直到深夜3点30分,搜寻仍无果。此时队员们体力消耗过大,照明设备电量也不足,救援队决定暂时收队,大家回到家中时,已是凌晨4点。
由于老人年龄较大加之失踪时间长,出于对老人安危的牵挂,第二天一早,救援队又组织了12名队员上山搜救,终于在中午12点半找到走失的老人。
然而,由于山形复杂,救援队员们在山里迷失了路线,明明直线距离就几十米,但大家互相呼喊却听不见。为了确认方位,成员们采取敲锣等手段,却均以失败告终。为了尽快救出老人,救援队又派出4名队员接应,并在山下燃放烟花指引位置,在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下,下午4点左右将老人安全送回家。
这样的紧急任务,对沙县区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来说是寻常。仅今年4月,救援队就完成了14次救援任务,平均两天就接到一次。
加入救援队可以凭一腔热情,但要坚持下来却并非易事,对于队员们来说,每次救人都是对自己体能的考验,但动力来自被救助者以及他们亲人的感谢,“一句谢谢,可以赶走所有疲惫。”
一年来,沙县区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共计完成了65次救援,平均每5天就有一次救援任务,出动1290人次;共找回老人19人、小孩6人、打捞寻回遗体12具;顺利完成12次大型活动安全保障任务,支援三明、尤溪、将乐等地的救援任务8次,收获锦旗27面,组织队员沿沙溪和城区段步道设置救生杆200多根。
团队成长 一路风雨兼程
这样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背后是一路成长的坚持与汗水。
2023年7月,从部队退伍30年的董尚平了解到沙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拟筹建一支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这个消息点燃了他的激情,于是在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他开始着手救援队的创建工作。
和所有的公益团队一样,队伍创建碰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资金问题。董尚平和朋友杨沸、钟金星共同出资3万元完成了公益组织的注册,解决了注资的初始资金,接下来就是招募团队成员。
救援队正在集合进行救援部署。受访者供图
得知董尚平创建了火箭救援队,平时玩在一块的战友们纷纷报名加入。“终于有机会团结在一起发挥退役军人的力量,我们都很高兴。”创始团队成员杨沸说。就这样,组织的成立仪式还没召开,这个团队就已经拥有了7名老兵。
之后,队员们通过朋友圈、聚会等多种渠道宣传,加入的人越来越多。2023年10月17日沙县区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正式挂牌成立时,团队里有35名队员。
有了正式的身份后,队员们立即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在经过几次救援任务后,大家逐渐意识到,由于团队人员平均年龄较大,且大家都是从不同兵种退役,并未受过系统性的救援训练,长时间作战状态下体力和技术都有欠缺,导致救援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团队讨论决定扩大宣传面,招募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在队员们和相关单位的努力下,团队成员扩大到了如今的60名,其中42名核心成员中有30名退役军人。除了正式队员以外,团队还有91名预备成员,90%为退役军人,平均年龄为38岁。
在技术方面,许多队员被派往徐州、三明、福州等地进行绳索系统、山地救援和水域救援等技术培训。回来后,再将掌握到的救援技能教给其他队员,实现团队整体的专业化、规范化。
对于一支民间救援队来说,齐全的救援装备就是实力。基础救援装备有橡皮艇、发动机以及配套的急流救生衣,有用于扑灭山火的鼓风机、油锯,或用于地震救援的破拆工具组,便宜的上万元,贵的几十万元且上不封顶,进口的就更不用说了。如何补齐装备,也是这支民间救援队头痛的问题。
纯粹“用爱发电”,意味着招募的队员不仅要有“闲”,还得愿意在这份事业上花钱。由于义务救援不向求助群众收取任何费用,只有出没有进,柴米油盐的经济问题成为制约救援队发展的瓶颈。每次训练或救援,队员们都会平摊油费和饭钱,甚至保险也自费购买。
庆幸的是,在这条公益路上,不时有社会团体或企业向他们提供帮助。在社会援助第一批款项16万元到账后,团队陆续收到了40多万元的社会捐赠,队员们还主动捐款10多万元,用于购买救援装备和救援物资。
认真谋划 助力工作提升
人员的增加给调度和协调能力带来了新考验。为了更好理顺组织架构,队员们在队长董尚平的带领下,开发了一套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及制度规范。
针对团队的核心成员,除了部分后勤与办公室人员外,全队分为6个组别,每个组别6名成员,并设置一个小组长作为联络人。当救援任务出现时,首先由队长根据救援需要,统筹规划调派队员的数量,然后由队长在核心群里发布通知征集参援队员,一旦碰到大家可能都深睡的夜间,就由负责团队会计工作的老兵洪英龙电话通知各个小组长,再由小组长通知到组员参与报名。
救援队正在研判地形图。受访者供图
“我们接到求援电话通常比较晚了,家属找了很久实在找不到才来求助,所以我们的出队必须争分夺秒,早一点到现场,受困人就能多一分生的希望。”董尚平说。
抱着这样的信念,团队成员们定下了一条“20分钟内组队、半小时内出发”的救援铁律,不管是下午5点的任务还是晚上凌晨的救援,成员们都会第一时间,用最快的时间赶赴基地穿戴服装,将设备装车。
每次接到任务,董尚平都会在核心群发布后同步发在招募群里,让大家了解团队的工作节奏。遇上工作时间比较固定,客观上不容易及时响应的报名者,他通常会先进行一次劝退,只有对方坚持加入,才会将其拉入核心群。
突发的救援事件、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救援过程、偶尔还会碰到恶劣的救援环境……能坚持下来的队员,不仅要求个人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助人为乐的信念,更离不开家人们的鼓励和支持。
2024年1月20日,沙县区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召开年会,成员们携家属参加,现场其乐融融,让家属们现场感受到伴侣在公益救援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9月25日,沙县区退役军人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在沙县区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成立。提及团队未来发展的方向,董尚平的宣言铿锵有力:“希望我们的团队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继续做好救援服务品牌,让更多的队员以加入退役军人火箭救援队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