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人风采 > 退役军人风采

“特别的怀念,给特别的你”主题征文佳作选登之九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24 10:37 浏览量:{{pvCount}}

岐山堂

德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李海燕

  在闽南,每座老厝都有厝堂,厝堂是老房子的标志。我慕名为岐山堂的老厝而去,追述一段永不褪色的革命故事。

  岐山堂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毛厝村,村庄终年云雾缭绕,白墙黑瓦的古民居散落在山间。村庄四面环山、沟壑纵横、竹林浓荫、松柏遒劲、山峰蓊郁。沿着盘山路蜿蜒而上,在前往岐山堂的路途中,光影轮转,那段烽火年代的峥嵘岁月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革命之光。岐山堂,这座土木结构的双层小楼,就这样静默而隽永地矗立在这偏远的深山密林中,述说着它曾经的女主人——黄冬老妈妈的革命故事。

  1941年,中共福建省委拟在戴云山区建立隐蔽的根据地,闽南特委特派员林士带偶然发现了毛厝——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它地处德化、永泰、仙游三县交界,是德化的边远山区,四周村落稀少,民居散落,有利于开展游击工作,再加上农民深受压迫,生活贫困,更有利于发展革命力量。于是林士带开始对个别农户进行共产主义和抗日救亡宣传,并迅速将黄冬的儿子毛票等思想觉悟较高的热血青年发展入党。岐山堂也因此成为闽中党组织和游击队一个主要活动据点。

  在开展游击武装活动时,游击队在经济生活上遭遇严重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黄冬立即将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笋脯、咸菜拿给游击队员,还把准备给三子毛票娶亲用的一头猪宰杀给游击队做油料,把下聘的钱也悉数捐给了游击队。

  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活着已是不易。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目不识丁、未见过世面的农村妇女毫不犹豫地倾囊相助?我想,这或许源于母爱,更源于崇高的革命理想与斗争意志!

  为了支持革命事业,这个善良的革命妈妈又与儿媳妇东奔西跑,四处向亲友求借,资助游击队;还发展婚嫁在他乡的女儿作为地下党的接头户、联络员,为地下党提供情报,供给膳宿,当向导。一次次的资助奔走,敌人最终盯上了黄冬老妈妈。在她被捕后,敌人对她用尽了辣椒水、压竹扛、太子吊等种种酷刑,但她始终临危不惧,坚贞不渝,英勇顽强地同敌人作斗争,不曾吐露分毫信息。1949年秋冬之际,黄冬的儿子毛票兄弟率队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仙游、德化。

  站在岐山堂前,我环视四周,仿佛看见这位革命老妈妈:她目光坚毅、步履坚定、神态自若地走向敌人的刀枪铁棍。在这座名为岐山堂的老厝里,那忽明忽暗的松油灯正燃烧着革命的星火,那一团团灼热至今仍窜动着、跳跃着、迸发着,犹如革命先辈们至死不渝的初心,激励着我们赓续血脉,砥砺前行。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