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防信息

让军旅生涯画上圆满句号,老兵们留下了什么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 发布时间:2023-09-06 14:15 浏览量:{{pvCount}}

  告别军营,老兵们留下了什么

火箭军某部

  “训练秘笈”倾囊相授

  ■解放军报记者 邹 菲 特约记者 岳小林 通讯员 任增荣

  “复杂陡峭路段行车,要熟记驾驶要领,更要注意调整情绪,不能过于紧张……”初秋,野外训练场上,即将服役期满的二级上士谌林,正耐心为新战友传授驾驶技巧。

  离队在即,谌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抓紧把所学技能传授给战友。这段时间,他白天为即将接替自己岗位的战友现场示范,晚上加班加点整理专业学习笔记。

  “作为技术骨干,如果不把‘绝活’留下来,我总感觉心里不踏实。”谌林说,单位平时也会开展“传帮带”活动,但这段时间他对经验、技巧的总结归纳,比以往更系统、更深入、更全面。

  谌林告诉记者,临近退伍,不少老兵都在思考:离开军营之前,自己能给部队和战友留下点什么?大家经过讨论感到,最好的“临别礼物”,是用实际行动回报部队的培养,把自己军旅生涯最具价值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新战友。

  在即将告别军营的日子里,老兵都制订了一份“绝活”传授计划——梳理日常教学知识盲点、组织专业实操集中教学、录制操作步骤讲解视频……他们把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老兵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拥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对于高技术兵种部队来说,老兵的经验和技能,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该部领导介绍,得知即将退役老兵自发组织“传帮带”活动,部队党委也积极创造条件,将这一做法全面推广,组织开展“我为战友传绝活”活动,鼓励老兵们将“绝活”倾囊相授。

  该部领导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正值新老骨干交替期,老兵们主动靠前教方法、传“绝活”,有助于缩短新专业骨干的岗位适应期和培养成长期。

  某连下士李洋洋是连队有名的狙击手,军事素质全面,专业技能过硬。“我为战友传绝活”活动开展后,即将退役的他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在连队牵头开展狙击教学。李洋洋系统梳理了自己在射击训练中积累的经验体会,并结合单位任务地域环境特点,将以往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实战技巧悉数传授给战友。

  与李洋洋一样,该部还有不少即将离队的业务骨干都在忙着传授“绝活”:防化营下士王浩科把野战装备架设、战场环境侦察等课目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录制成视频,配上详细的步骤讲解,让新战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某连中士牛龙正将自己总结出的特殊天气条件下装备维护保养方法整理成册,帮助新战友快速掌握方法技巧……

  这几天,新兵王艺勋跟在中士杨庆文身后,学习某型装备维修技术,还收到了老班长赠送的一份特殊“礼物”——杨庆文记录多年的一本训练笔记。王艺勋告诉记者,笔记本里记录的,都是老班长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好点子、好经验、好做法,这让他对下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干好本职工作更有信心。

  传授训练“秘笈”,服务战斗力提升。连日来,该部临退伍老兵热情不减,生龙活虎奋战在演训一线,与新战友交接好战斗力建设的接力棒。

  第78集团军某旅

  “拿手绝活”一脉相承

  ■解放军报记者 高 亮 通讯员 李旭阳 蔡文飞

  “准备,开机……”初秋清晨,演训场上霞光初露。第78集团军某旅四营某连指挥车内,即将退伍的老兵徐煜正悉心指导新兵刘冰雨练习电台通联技巧。按照徐煜教授的训练方法,刘冰雨操作用时大幅缩短,达到优秀水平。

  徐煜是大学生士兵,学习能力强,入伍后很快成为连队的训练尖子,唯独机上通话课目训练成绩一直不理想。

  因普通话不够标准,徐煜翻译密语比较困难。班长陈宝印了解情况后,每晚带着他加班练习,从最基础的认读拼音学起,一字一句勤学苦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徐煜翻译密语能力快速提升,机上通话从最初的短板弱项,一跃变成自己的专业强项。在该旅组织的军事比武竞赛中,徐煜凭借过硬实力勇夺第一,荣立三等功。

  服役期满,徐煜选择返回地方大学,继续完成学业。离队前的这段时间,他把自己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以老带新是部队的优良传统。服役期间,组织对我精心培养。离队在即,我要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战友,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关爱。”徐煜告诉记者。

  这段时间,徐煜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将自己摸索总结出的专业技能知识系统整理成册,用不同颜色分层次、分步骤标注得清清楚楚。演训场上,他根据任务需要,奔波在各兄弟连队训练现场,为官兵讲解通信装备操作技巧……

  帮带战友,徐煜异常严格。战友有弄不明白的地方,哪怕忙到半夜,他也要讲清讲透才肯休息。徐煜告诉记者,今年的军事比武竞赛很快就要举行,帮带的战友能取得优异成绩,自己退伍就没有遗憾了。

  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像徐煜一样争分夺秒开展传帮带活动的老兵,在旅队还有很多。

  “即将退伍的老兵中,有不少是专业骨干和技术能手。他们立足岗位练就的拿手绝活,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宝贵资源。”该旅领导说,为解决好退伍老兵离队后骨干接续问题,他们在火炮、侦察、修理、通信、无人机等10余个专业技术岗位,广泛开展“拿手绝活传给留队战友”活动,充分发挥退伍老兵的“酵母”作用,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帮带等方式,让老兵将工作经验、训练方法、专业技能传授给身边战友,帮助他们练强专业技能、提高业务本领。

  前不久,该旅组织的一场实兵对抗演练中,某型侦察车突发故障。修理连上等兵代龙根据即将退伍老兵、四级军士长梅建军传授的维修经验,迅速找准问题症结,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演练顺利进行。“老班长的悉心帮带,让我掌握不少专业技能,干好工作更有底气了。”代龙说。

  除老兵面对面传授本领外,该旅还针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岗位,组织各营连收集整理老兵们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训练心得等资料,汇编成册后在全旅推广;组织专业能力突出的老兵进行课目示范,并拍摄教学视频下发给官兵学习借鉴。

  连日来,该旅即将退伍老兵活跃训练一线传授组训招法、走进维修车间指导装备操作、铆在执勤战位讲解方法技巧,用实际行动为军旅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第71集团军某旅

  “老兵书屋”薪火相传

  ■华 瑞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蒋彬垚 特约记者 高骏峰

  初秋时节,第71集团军某旅“群众工作模范连”一间书房里,10余名官兵围坐一起,传阅一本写满批注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书的末页,写着一句简短朴素却铿锵有力的话:“我的军旅生涯‘到站’了,但我的党史学习之路没有终点。”

  这间书房,被连队官兵亲切地称为“老兵书屋”。捐赠这本《中国共产党简史》的,是连队即将退伍的上等兵李栋。

  李栋是连队的理论骨干,服役期间研读过不少党史书籍。临近退伍,他将这些宝贵的书籍捐给了“老兵书屋”。

  40年前,为帮助驻地村民读书识字、脱贫致富,该连遴选文化水平较高的战士担任教员,兴办“黄庄夜校”,在助力村民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时服务连队官兵。后来,连队老兵自发购置了一批党史军史书籍,在“黄庄夜校”基础上建成了“老兵书屋”。

  40年来,老兵退伍前向“老兵书屋”捐赠图书,已成为该连的一个传统。

  走进“老兵书屋”,左侧书柜里放置着老兵们捐赠的各类书籍,右侧玻璃橱窗里展示的是老兵们的“军旅日记”“立功感言”“入党誓词”等。

  该连指导员黄彦明介绍,老兵们留下的这笔“军旅财富”,如今已成为连队新兵的“军旅教材”。素未谋面的老兵与新兵,就这样通过“老兵书屋”赓续传承红色血脉。

  前不久,黄彦明在摸排官兵思想情况时,发现老兵王霄鹏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退伍倒计时:还有30天就回家了。”

  黄彦明深入了解得知,临近退伍,王霄鹏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感觉当兵几年摸爬滚打够累的,如今终于可以“歇歇脚”了。

  一天晚饭后,黄彦明让王霄鹏跟自己一起去“老兵书屋”转转。俩人边走边看,在一本退伍老兵的日记本前,王霄鹏久久地驻足凝视。卷边泛黄的纸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想一想如何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想一想如何站好“最后一班岗”,想一想如何为肩负的重任和使命画上圆满句号,想一想怎样做才算是完满的军旅人生。

  那一刻,王霄鹏明白了指导员的良苦用心。

  “我要追随老兵的足迹,尽自己的力量为连队留下点什么。”此后,王霄鹏向全体老兵发出倡议,人人制订“创争时间表”:离开部队前,为连队再完成一项出色工作、排除一个安全隐患、提出一份意见建议,用实际行动为部队建设再出一份力。倡议一出,老兵们积极响应,在连队掀起一波“创争”热潮。

  如今,这一份份“创争时间表”,被连队收藏在“老兵书屋”,等待迎接下一批读者。

  “希望这本‘秘笈’对你们有所帮助。”收拾行囊时,即将退伍的该连四班副班长赵保桐,将一本训练笔记郑重放进了“老兵书屋”。

  赵保桐刚入伍时,专业技能训练吃力,进度明显落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老兵书屋”里发现了一本退伍老兵留下的训练笔记。认真学习后,他逐步掌握了训练窍门,成绩不断提升。如今,赵保桐将自己8年军旅生涯的训练经验留在连队,为新战友学习训练加油助力。

  训练场上,老兵依旧站排头、打头阵,训练热情不减;“老兵书屋”里,新兵主动“求道”“取经”,学习如饥似渴……这个退伍季,该连新兵老兵携手并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勇争先。

  版式设计:方 汉

  供图:张 毛、向博维、张健玮、卢泳钢

  留下“不走的老兵”

  ■邹 菲

  又是一年退伍季,军营响起驼铃声。各部队服役期满的老兵们,戴上红花、卸下肩章,向军旗告别。他们中的很多人,服役期间是各单位的专业骨干、技术能手。他们扎根岗位精钻细研,积累了丰富经验,练就了拿手绝活。这是部队战斗力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强军事业需要一锤接着一锤敲。叶剑英元帅曾说:“善于培养尖子,善于使用尖子,使尖子成为种子,使种子到处生根、发芽、长苗、开花、结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部队各岗位、各专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发挥好优秀老兵的“种子”和“酵母”作用,将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接续传承下去,既必要又重要。

  放眼军营,广大临退役老兵充分利用离队之前的宝贵时机,积极踊跃传经送宝,将自己的拿手绝活毫无保留倾囊相授,用实际行动回报部队多年的培养,为新战友树立起标杆和榜样。各部队也积极搭桥铺路,创造“传帮带”条件,让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让人才的“种子”在军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助推部队战斗力提升。

  帮带是播种,传承是再生。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老兵的作用不可忽视。正值退伍季,各级应注重发挥老兵作用,将他们的拿手绝活、看家本领留在军营,为部队留下更多“不走的老兵”,确保专业岗位新老交替时“人才不断代、绝活不断层”,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