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部杂志】“谢谢您为我们拼过命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发布时间:2022-04-04 15:21 浏览量:{{pvCount}}

  

  “当年,他们为了我们舍弃芳华,牺牲生命。现在,我也想为他们做一件事。”“动祖坟是客家人大忌。但是让给烈士居住,可以;其他人,谁也不行!”

  清明节前夕,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行走在革命先辈用鲜血浇灌的八闽大地上,听到了一句句催人泪下的话语,见证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

  “绝不让英烈身后寂寂于尘土。”福建现有在册烈士近5万人,烈士纪念设施15278处,一多半都在陵园外。针对零散烈士墓数量多、分布广、管护难度大的现状,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创建分类整修、分级负责、统一数字化管理的“两分一统”长效机制,将“散落的星光”集聚成“精神的火焰”。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举办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截至2022年3月,全省集中迁移零散烈士墓3781座,就地整修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含碑亭塔祠等)11006处。硝烟虽然早已散去,这片土地上朴素善良的人们仍然坚信英雄从未逝去,他们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敬重,传递深切的思念,寻找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01  陪伴

  “想到叔叔要离开,心里就不是滋味,我想陪伴他一辈子”

  “叔叔,今天有很多战友来看您,您要高兴一点噢。”被退役军人陈裕平亲切地称为叔叔的,是与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甚至从未谋面的烈士鞠培顺

  面朝大海,马祖清晰可见;背后青山,白色野菊花盎然盛开。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苔菉镇琇邦村下塘自然村,记者跟着63岁的陈裕平爬上一段陡坡,穿过一片菜地,绕过一个鲍鱼池,一座肃穆的烈士墓进入视野。“真是一处安息的好地方。”记者不由慨叹。陈裕平接过话茬:“我们这里的风水先生也这么说呢。叔叔是为国牺牲的,他躺在这里,可以日夜看着对面,实在太合适了。”

  

  守墓人、退役军人陈裕平在烈士鞠培顺墓前

  虽然时间久远,碑文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鞠培顺,山东省青州市四都县第三区冯家岭村人,1953年3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245团一营二连战士……

  “快看,叔叔今天真的高兴,这些字都亮了很多。”陈裕平一张黝黑的脸,散发着光芒。他蹲下来,粗糙的手抚摸着“鞠培顺”3个大字,似乎真有奇迹出现。“我父亲叫陈台俊,当时任黄岐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琇邦村革委会主任,他对1953年10月30日早晨发生的事记得特别清楚:渔民发现海上漂浮着一具遗体,被海浪卷到沙滩上,立即报告。我父亲组织村干部到达现场,检查遗物,知道了烈士的身份。那时,叔叔遗体已经泡得发胀,我父亲买来一丈多白帆布,将烈士包裹严实,又做了个棺材,安葬在这里。2017年,县里出资5000块,我自己又拿了3000多块钱,把叔叔的墓地用水泥进行了固化修缮。”

  

  实地督导零散烈士墓集中安葬工作

  “父亲对我说,这墓的主人以后就是你亲叔叔,你怎么孝敬我就怎么对待他。我1978年2月入伍,1982年1月退役。1983年父亲病重,临终前拉着我手说,就交给你了,看护好……”

  “父亲的坟是我请人帮助修建的,但是叔叔的坟是我亲手做的。我一直按照父亲的叮嘱,定期清理野草打扫卫生,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都要为叔叔祭扫。平时只要路过这里,就过来看一看。如果条件允许,我想一辈子守着他。

  02  陪伴

  “整整78年了,可算圆满了,全家也安心了”

  一条羊肠小道直通金鸡山山顶。记者跟在已经80岁出头的邱宝章老人身后,大汗淋漓地爬到半山腰的四烈士墓前。

  “邱老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刚刚收拾完这条路,要不然,咱们根本上不来。”连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邱晓明说,“这里山高林密,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下着大雨,走了半个多小时,全身都湿透了,还是找错了地方。”

  2020年7月,作为连江县政协委员的邱晓明,接到筱埕镇筱埕村老村长谢承光的电话:“20多年前,福仔澳修路,4名解放军烈士坟墓暂时迁到金鸡山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到亲人,让他们回家。”

  

  连江县东湖镇座洋山烈士陵园一角

  重任落到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38岁的军嫂李莹头上。她把模模糊糊的墓文拍下来,仔细辨认,在中华英烈网上反复比对,有的人名不符合,有的时间对不上。她不气馁,直接把电话打到4位烈士所在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请求他们帮忙。令李莹高兴的是,一周后,4位烈士的亲人全找到了!

  那一天是2021年7月22日,烈士娄纪全的旁系孙子娄彦文来了,这位48岁的山东汉子一到墓地就泪流满面。他跪倒在地,失声痛哭:“我听说过,那是1953年发生的事,家里收到一些遗物,但爷爷埋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整整78年了,可算找到了,全家也安心了。”烈士的遗骸只剩一把骨头,飞机和高铁都不能携带,退役军人事务局紧急联系当地殡葬部门,免费为其火化,装殓入坛带走。

  相隔不久,连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烈士亲属,共同完成了另一位烈士叶保兰遗骸迁回梅县烈士陵园安葬事宜。

  其他两位烈士亲属回话,也要将亲人带回老家,疫情好转即启动交接仪式。“不管他俩在这里待多久,我都会照顾好他们。我已经买好了很多花种,过几天就种下,让这些鲜花,陪伴着英雄。”看着两个已经空空的墓穴,邱宝章有些失落,他又叮嘱邱晓明,“等两位烈士亲属迁墓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送他们一程。”

  03  流芳

  “烈士墓迁走了,他们的精神仍在此地传承”

  让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成为一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去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连续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水平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验收的通知》,要求推进零散烈士墓迁移集中安葬。

  

  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到去年11月,中央红军村——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升平村42座红军烈士墓迁移到20公里外的新建陵园,集中管护,这让村里的人很不习惯。村党支部书记朱廷吉说,打小时候开始,每年清明节都要去扫墓、献花、敬队礼,现在迁走了,心里总是惦记。

  绕过村庄,穿过丰口河,记者和朱廷吉走在乡间河畔小路上。他指着一座宏伟的木质建筑说:“我们决定,把烈士的英名留下,把红军的精神留下,把红色文化留下。全村人一商量,在丰口河上建一座红军桥,既方便群众过河,也留下永远纪念。村民朱功铃是自然汀州有机农场的老板,他拿出8.8万元。贫困户朱田红腿不能走路,靠妻子打零工生活,也拿来300元钱。我们不收,但他扔下就离开了。就这样,全村一下子捐了100万元。”朱廷吉跺了跺脚下的土地:“这块空地,我们已经规划好了,建一个红军广场和英名墙,把每一位烈士的名字镌刻上去。这样,通过升平人一代代传承,英雄就会永世流芳。我们这个小山村,也就有根了。”

  04  尊让

  “动祖坟是大忌。让给烈士可以,其他谁也不行”

  “我家先人世世代代都埋在那里,要是让给烈士,我同意;其他人,谁也不行!”在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记者被退休教师戴锦文的一句话深深打动。

  祖坟是一个家族的根。作为客家首府的长汀,崇宗敬祖习俗是精神文化的重要一部分。祖坟建得高大漂亮,代表着家族的兴旺发达。别说搬迁祖坟,就是动一铁锹,也意味着破了风水,伤了根脉,影响子孙后代发达。

  

  建设中的长汀县散葬烈士墓集中安葬点项目

  可是,2021年9月8日,长汀县散葬(零散)烈士墓集中安葬点项目启动征迁短短一个月,75亩土地及苗木、359座坟墓、350多平方米房屋的征收任务,提前实现净地交付,征迁速度创下了三洲镇历史纪录。

  在飞扬的尘土中,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上官斌和项目指挥长范家明带着记者爬上山头。整个陵园尽收眼底,1300余座烈士墓碑整齐排列,墓葬区、缅怀区、公共服务区错落有致。第一批墓穴已经建好,新栽的松柏正茁壮成长……

  隆隆的推土机声压不住范家明兴奋的声音:选择三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更重要的是,这里前面有汀江,后面是国家湿地公园,一墙之隔是三洲中学,可谓人杰地灵。但是工作也非常棘手,比如俞家是大姓,他们的祖坟涉及1320多人,找谁谁都做不了主;两个嘉庆四十年的进士,涉及30多户,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和荣耀,也不好迁;还有镇里的脱贫户黄合金一家,是政府易地搬迁过来的,现在刚装修了一半,怎么割舍?

  

  位于三洲镇三洲村的俞氏祖坟

  县、镇、村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工作人员一户一户地上门调查情况,做群众工作。俞氏家族情况复杂,他们一连去了23趟,分别与10名宗族代表进行协商,为他们搬迁新址想方设法。俞家后人,最终选定了一个山水同样美丽的地方;进士坟冢立着清代石碑,同意他们整体搬迁,确保完好无损;黄合金家,被安置到镇政府附近的商品房,确保吃穿不愁,住房、教育、医疗都有保障。

  

  迁葬启动仪式

  “我们现在享受着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幸福生活,如果还让他们的遗骨散落在荒坡、乱坟中,我们的灵魂也会感到不安。”退休教师戴锦文第一个迁走祖坟后,5位退役军人和党员也积极响应,项目组立即张榜公示。大家看到了榜样,纷纷说:三洲素来民风淳朴,尊重烈士,我们也不能耽误国家大事。就这样,短短的时间,极少的搬迁费,却完成了一项不可思议的重大搬迁。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