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近年来,三明市大田县前坪乡上地村在全省“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先进军休干部”林佳山带领,以及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下派驻村第一书记胡超协助下,探索创新“军地共建、军民融合”和“退役军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一体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走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去年,全村人均增收1.52万元、村财收入突破70万元,成为全省首个“退役军人助力乡村振兴”示范乡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和三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示范引领上争优
组织建设强。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党支部组织村干部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学习,发挥党员、退役军人示范引领和党支部基层堡垒作用。运用“跨村联建”模式,组建“岱山联村党总支”,实施党建示范、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等联建项目10个,实现与周边4个村组织联建、项目联动、产业联兴、区域联治。围绕“退役军人助力乡村振兴”主题,举办基层党建、理论学习、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研讨活动,承办多期市县乡“兵支书”和退役军人专题培训,有效释放改革创新和示范带动效应。
上地村党建主题广场
党员带头干。上地村设立党员“责任岗”“责任区”12个,培育高山蔬菜、油茶、葡萄、芍药等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基地4个。成立“党员+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疫情防控、生态管护、乡村治理、帮困扶弱等服务活动13场次,服务村民近千人,形成合力共促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着力谋项目。学深悟透中央及省市县相关政策制度,精准对接各级各有关部门争取资金1500万余元,谋划生成、落实落地“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产业振兴上争先
上地村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成立林福、佳洋、佳农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沈郎集团、田优农业等专业团队,零风险种植油茶300亩、种植高山蔬菜1000余亩、养殖“跑山鸡”1.5万羽,带动农户增收30余万元,实现1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形成“山上油茶果、树下跑山鸡、田间蔬菜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村民养殖跑山鸡
为打造自我造血、持续强村“主引擎”,探索“军民融合、拥军支前”发展路径,成立村集体企业——佳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动对接东部战区陆军、75222部队、中铁一局和省属高校等,开展大田县全县优质农副产品“线上+线下”供销业务,2022年,销售额达1274万元,实现村财创收50余万元。其中,跨区域、多品类、高品质开展“拥军支前”工作的经验做法得到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委军民融合办等单位肯定,《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退役军人》《中国改革报》《福建日报》《支部生活》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探索“国有林场+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森林资源经营合作模式,与桃源林场合作造林570亩,每年村财增收1万元。创新整合农票、林票资源,争取低息贷款100万元,破解村集体企业经营资金短缺难题。
在建设治理上争效
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部署要求,实行“支部有引领、党员有示范、群众有典型”乡村治理模式,编制《上地村村级制度汇编》,规范施行各类规章制度23项,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实施“厅村结对、军地共建、央企帮扶”机制,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75222部队、中铁一局等单位结对共建,扎实推进饮水系统提升、党建公园修建、人居环境整治、油茶基地产业路、禽类屠宰冷链车间、“退役军人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等民生项目35个。
山间货栈谈帮扶
制定《村规民约》三字经,建立健全“一约两会”,设置“好人榜”“曝光台”,引导村民摒弃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倡导简办红白事务,实现鸡鸭自觉圈养,杜绝聚众赌博行为,妥善解决急难愁盼,涌现出勇救落水儿童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林初秋和主动让地修路的90岁老党员林佳辉等典型,使村庄呈现出齐心促振兴、奋进新征程的良好氛围。
下阶段,上地村将深化“退役军人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抓紧推动“长者食堂”“安全生态水系”“水肥一体”种植示范区等建设,全力抓党建、兴产业、促发展、保民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努力实现“依托好山水、壮大好产业、发展好经济、建设好乡村”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