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五廉”工程,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驻厅纪检监察组联合推出“八闽英烈党纪廉政事迹网上巡展”,厅官微官网开辟“八闽英烈清廉谱”专栏对此进行系列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铭记革命先烈事迹,牢记党纪国法,赓续红色血脉,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贡献力量。
李林同志像
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如果我倒下了,请你们接过去,红旗绝不能倒!
——李林
李林(1915—1940),女,福建省漳州市人,印度尼西亚归侨,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坚决要求上前线杀敌。1940年4月,在晋绥边区反“扫荡”中,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被日伪军包围后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壮烈牺牲。
周恩来曾称她为“中国的贞德”,贺龙亦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2009年以来,李林先后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她也是中共一大会址“缅怀墙”上的革命英烈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全国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故事。
1915年,李林出生于福建漳州一贫苦农家,幼年被侨眷收养后远赴印尼爪哇生活。在殖民统治下,她目睹了华侨遭受的歧视与压迫。十岁那年,她在作文中写道:“为什么祖国不能保护她的儿女?”自此,“改变中国”的信念如种子深埋心田。1929年,14岁的李林毅然归国求学,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厦门集美学校,她将原名“李秀若”改为“李林”,取“林中树木”之意,立志做支撑国家的栋梁。1933年,李林转学到上海爱国女中,写下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豪言壮语。1936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生命与革命事业融为一体。
李林就读集美学校的毕业证书
李林在上海爱国女中与部分师生合影(前排左二为李林)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这位归国华侨女英雄的名字,之所以响彻晋绥大地,正是因为她不仅是战场上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双枪女将”,更是一位以廉洁奉公、心系群众著称的革命楷模。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她主动请缨奔赴前线,先后担任雁北抗日游击队支队长、骑兵营教导员等职。在晋绥边区,她不仅要指挥作战,还需负责根据地建设。面对物资匮乏的困境,她坚持与战士同甘共苦,拒绝任何特殊待遇。李林曾长期侨居海外,过着比较优裕的生活,来到敌情严重、战斗频繁雁北,各种困难扑面而来。朔风刺骨的冬天,她没有袜子穿,一双光脚板冻得肤裂血流,李林毫不叫苦。她自己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却将新棉衣全数送给难民儿童。一次战斗中,部队缴获了一批日军物资,有人提议为她更换战马,她却断然拒绝:“战士们的装备更重要!”1940年,李林当选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专员公署秘书主任,手握一定行政权力。然而,她始终以“公仆”自居,亲自编写教材、培训干部,甚至变卖个人衣物筹措经费。彼时阎锡山曾试图以高官厚禄拉拢她,但她严词拒绝:“抗日靠的是行动,不是虚名!”这种“权力为民所用”的操守,在根据地群众中传为佳话。
在山西晋绥边区的战斗中,李林结识了自己的爱人,一同上前线的战友屈健,自此,在李林的心中也多了一份对爱人的牵挂与惦念。1940年4月25日,日本侵略军突然集中大量兵力,准备对晋绥边区进行第九次扫荡,怀孕三个月的李林得知情报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身赴战场。临行前,她给丈夫屈健写了这样一封信:“你去后的那天,刮了大风,不知你受凉了没有,我很担心。在一块儿时,有时还会吵吵嘴,分开了,却非常想念。敌人又要发动围剿,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进攻。我写到这里,我们的孩子又在乱动了,但我会保护好他的,请你放心。”
1940年4月,日伪军集结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发动第九次“扫荡”。彼时,李林已怀有三个月身孕,却主动承担最危险的掩护任务。她率骑兵排佯装主力吸引敌军,为大部队突围争取时间。在引开敌人的战斗当中,她的右腿和前胸也负了重伤。当日军重重包围而至的时候,李林没有多想,她英勇地举起手枪,朝自己扣动扳机,以生命捍卫信仰,向青春做了最壮烈的告别。敌寇在其遗体旁发现一张字条:“我的怀表、钢笔交党费,衣物分给乡亲。”这份“遗物清单”,成为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永恒见证。
李林的牺牲地—山西省平鲁县阴凉山
李林牺牲后,延安《新中华报》(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刊登《悼民族女英雄李林同志》,赞其“共产党员崇高品格的化身”。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新西北报》发表《悼李林同志》的社论,文章称:“李林同志的一生历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斗争史,她的死,无疑是国家一个大的不幸和损失,尤其是晋绥边区的人民更是失掉了他们最亲热的保姆,失掉了光明的灯塔。”
李林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是忠诚、廉洁与无私的交响。正如她墓碑所刻:“浩气贯洪涛,碧血染桑乾。忠勇报国志,永活在人间。”她用生命践行了“甘愿征战血染衣”的誓言,更以克己奉公、心系群众的精神,为后世树起一面明镜。
往期推荐
八闽英烈清廉谱①|品重柱石王荷波——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
八闽英烈清廉谱②|“苏区包公”何叔衡——红色政权的首任“大法官”
八闽英烈清廉谱③|“清贫的革命者”方志敏——严守党纪的楷模
八闽英烈清廉谱④|红色金融家高捷成——一封家书的家国情怀
八闽英烈清廉谱⑤|“红色密使”吴石——演绎隐蔽战线上的忠正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