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附件下载:
《中国双拥》专访3位县委书记谈双拥创建工作_ 媒体聚焦_ 省退役军人厅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中国双拥》专访3位县委书记谈双拥创建工作

来源:中国双拥 发布时间:2025-04-27 14:31 浏览量:42

  双拥盛会话使命,新起点上再出发。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508个市(县、区)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中国双拥》全媒体记者全程参会,现场邀请3位基层一线县委书记代表,畅谈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实践。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大会并讲话。 丁海涛摄

 

福建上杭县

“古田之光”照亮共建之路

  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

  上杭县坚持用古田会议精神指导双拥工作,连续4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连续3年入选“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连续9年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

  思想政治引领更具“高度”。创新“古田军号”思想政治工作法,成立“古田军号”公益救援突击队党支部和“老兵护河”“守护英烈”志愿服务队,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2024年“6·16”特大暴雨期间,组织“兵支书”、“古田军号”公益救援突击队和退役军人5000余人次,深入12个乡镇抢险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地双拥共建更具“深度”。健全县委副书记分管、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分管的“双分管机制”,出台优抚对象乘坐公交、旅游景点首道门票免费等28项措施,推动38家企业组成“拥军联盟”。成立县级爱国拥军促进会,首批102家企业加入,每年筹措50万元以上资金,对困难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进行应急性救助。成立全省首个现役军人家属互助委员会,在县医院挂牌成立拥军优抚医院,在6家酒店挂牌设立军人驿站。举办“百城千企暖兵心”困难帮扶活动,与28家企业、社会组织签订帮扶协议。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更具“厚度”。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将村(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补贴纳入县乡的财政预算,示范型服务站创建率达100%。每年拿出事业单位编制安置退役士兵,7家世界500强、5家中国500强企业,每年为退役军人提供大量岗位。

西藏日土县

“清澈的爱”守护雪域高原

  日土县地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边陲、羌塘高原西部,位于阿里地区西北端,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最高处海拔6800米,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日土县,2016年、202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今年再次获评。

  近年来,日土县坚持把双拥工作融入“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一体推进,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行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县委议军会议对双拥工作随提随议、随议随决、随决随办。服务练兵备战全力支前,建立健全《拥军支前应急应战响应机制》,在前些年专项投入基础上,2024年起每年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全力改善驻地部队战备训练和生活条件,帮助官兵解决实际困难。

  打造“边境军城”双拥名片,沿219国道设立3个拥军驿站、建设1座双拥文化主题公园、打造1条双拥街道,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为主题,打造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当地英模事迹。建设“荣军”矩阵,建立县乡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的服务管理体系,累计帮助284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县域内中小学均为军人子女定点学校,落实景区、酒店、商超、餐饮等惠军项目29个。

  聚力强边兴边,村合作社在军营开办拥军超市,持续推动团村“结对共建”、军地“医疗共享”,驻地部队结对帮扶边境村8个,与困难群众结对子157户,开展医疗救治服务3000余人次。

  日土全县四乡一镇,有三个在边境一线。一座村庄就是一个堡垒,一顶帐篷就是一座哨所,一位边民就是一名哨兵,以军民“清澈的爱”同心守护在青藏高原。

浙江象山县

“千年渔乡”见证鱼水深情

  象山县位于东海之滨,拥有900余公里海岸线、505座岛屿,历来为海防要地,素有“千年渔乡”“东海前哨”之称。

  作为驻军大县,象山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多样的强军拥军举措和丰富的双拥共建活动沉淀了深厚的双拥文化底蕴,军爱民、民拥军已经深深融入这片土地,已连续7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县”。

  象山县驻地部队多,演训保障任务比较重。这些年,象山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群众始终心系强军梦,盯着战场支前,坚持多层次保障部队,把保障部队演训作为拥军支前的重中之重,出台《部队驻训12项保障制度》实施细则,对部队困难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先办、难事专办”。自2019年以来,象山县共解决驻地部队反映的问题310个,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为官兵拓宽“后路”、巩固“后院”、扶持“后代”。针对军人“三后”问题和退役军人优抚优待,出台《象山县军人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制定《象山县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安置操作规程》,创新局长面谈、送岗报到等安置服务。建立全市首个“崇军联盟”,研发电子化“崇军地图”,共有145个商家、景区为军人提供“优质商品、优先待遇、优惠价格”服务。

  象山人民拥军爱军的深情厚谊感动着部队官兵,驻象部队也充分发挥战力和装备优势,积极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援和参与地方工程项目20余个,其中省级重点工程5个。

  为赓续双拥传统,象山县每年新入职公务员与中青年干部培训,都把军营体验作为必修课。通过“军地互学”“城舰共建”等形式,不仅增强了地方与部队的联系,也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