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大力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时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发挥经济特区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军转安置压力疏导、阳光择岗、军地沟通“三项机制”,率先完成年度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任务,当好广大军转干部的“贴心人”,擦亮“爱我人民爱我军”工作品牌,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充分肯定。目前,厦门市已顺利完成年度计划安置278名军转干部的择岗工作,真正实现了用人单位、军转干部和部队干部部门的“三满意”。
完善安置压力疏导机制,让军转干部吃下“定心丸”
一是充分挖掘安置潜力。针对驻军多和军转干部接收数多、安置压力大等实际,摸底统计各单位人员编制、增人计划、自然减员和领导职务等情况,科学编制年度军转干部安置计划。采取专项加编、带编安置、职数单列和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提前预留接收军转干部指标岗位等措施,充分挖掘军转干部安置潜力。主动走访驻厦国家和省直机关所属单位,充分调动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积极性。
二是突出安置重点。对服役期间个人荣立二等功或战时三等功以上奖励,以及获全国表彰的军转干部,给予优先择岗安置。对师团职干部确保全部进机关或参公单位安置,对任职满三年的正团职干部安排正处级非领导或副处级领导职务达60%以上,探索实行“直通车”式安置。
三是提高安置质量。结合军转干部进党政机关和公务员队伍的意愿比较强烈等情况,在市委和市政府推动下,稳步提升在机关和参公单位安置比例,确保团职干部100%进机关(含参公单位),营职及营职以下干部90%以上进机关(含参公单位)。
推行阳光择岗安置机制,为军转干部注入“强心剂”
一是推行“阳光安置”办法。
二是坚持“五公开一监督”做法。
三是规范安置工作流程。
健全军地无缝对接机制,帮军转干部备好“暖心贴”
一是加强军地沟通联系。
二是坚持政策引导在前。
三是坚持全程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