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附件下载: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陈母问勇!这堂军事理论课沸腾了_ 市县动态_ 省退役军人厅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陈母问勇!这堂军事理论课沸腾了

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22 14:20 浏览量:66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一堂特别的军事理论研讨课。(张雯杰摄)

  “汉语词典里不仅要加一个‘陈母问勇’的新成语,更要将‘陈母问勇’的故事融入平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来……”近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军事理论课程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结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专题教学内容,以分享“陈母问勇”故事中同学们的所感所思为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互动、生动、感动的研讨交流既沉重又炽热,大学生们在直抒胸臆的同时,深深体会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家国情怀。

  2020年6月,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事件中,面对外军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年仅19岁的福建屏南籍战士陈祥榕,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保护战友生命安全,毫不畏惧,英勇顽强,战斗在最前面直至壮烈牺牲,中央军委为陈祥榕追记一等功。陈祥榕的母亲姚久穗在得知儿子牺牲后,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向组织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陈祥榕生前的战友们震耳欲聋的回答是:“勇冠三军”。

  故事传开后,感动了亿万国人,震撼了无数网友,其中一个热评就是,我们的词典里应该加一个新的成语——“陈母问勇”。2024年10月,位于新疆和田县人民武装部门的“问勇路”正式命名,姚久穗女士为“问勇路”揭牌。这条路旨在缅怀英烈,致敬和纪念陈祥榕和其他牺牲的边防战士,浩气长存,也是用理想信念和勇敢奉献精神铸就的爱国主义教育闪光大道,永留芳名。

  在上述课堂的研讨交流中,有几位大学生是陈祥榕烈士的同乡,他们动容地说,“陈母问勇”真实再现了陈母对儿子保家卫国之举的大义凛然。身为“八闽之光”这片红土地上哺育的儿女,陈祥榕的铮铮铁骨是“红旗不倒县”屏南人民的骄傲,更是我辈楷模。“请祥榕哥哥和妈妈放心,祖国需要,我们定将义无反顾。”

  研讨交流中,结合主讲教师在军事理论课本专题讲解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状况,针对美帝国主义的霸权行径和在周边搞“团团伙伙”小圈子等的挑衅和施压,大学生们警醒地觉察到,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陈祥榕等卫国戍边官兵,就是守卫国门的忠诚卫士,他们不惧高原缺氧的恶劣环境,不惜年轻生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最可爱可敬的人。

  通过这一主题的研讨交流,大学生们的思想得到了洗礼,心灵受到了震撼。他们坚定表示,在赞誉和感悟“陈母问勇”故事的同时,更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利用网络多媒体和智能化的工具箱,激浊扬清,敢于同歪曲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事迹,诋毁、贬损他们的英雄精神,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等行为以及间谍分子作坚决的斗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新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

  “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是新时代我国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既是策划本次研讨交流的初衷,也是军事理论课面向社会大舞台,赓续红色血脉,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益之举。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主任郑斌教授表示,思政课的教学要充分发掘这些宝贵的资源,拓展“大思政”育人的新格局,守正创新,不断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在革命基因传承中内涵式提升,让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在爱国奉献精神的耳濡目染中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