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霞浦县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这是至1995年来连续第九次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
霞浦县地处福建沿海东北部,濒临台湾海峡,陆地面积171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56万,下辖15个乡镇(街道)。作为革命老区和对台军事斗争的“前沿”,霞浦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传承光荣的“双拥”传统,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先后涌现出全国闻名的北礵“同心岛”和全国双拥模范陈国同、郑瑞英、蒋玉珍等先进单位和个人。
夯实双拥责任
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兴县强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军地共同发展的一项政治任务和战略工作来抓,及时调整充实了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和驻军部队成立了双拥领导机构,并按照“精干、高效、有力”的要求,配备双拥工作班子,实现对全县双拥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指导。
将双拥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双拥工作,五年来,先后12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党政军主要领导联席会议等,研究解决双拥工作一系列重大问题。
县委、县政府把双拥共建工作纳入县、乡、村(社区)三级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创模争先”的良好局面。五年来,霞浦县均没有发生“六个一票否决”的事项。
突出宣传教育
注重面向辖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积极组织驻霞官兵到辖区企事业单位、乡村企业、重点建设工程进行参观学习、开展队列、应急防暴等军事训练,加强部队官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地方形势的了解,激发拥政爱民之情,提高职工、民兵的快速反应能力。
注重面向社区广大群众开展宣传。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市民文明学校等国防教育阵地,深入社区(村)等基层组织,开展巡回播放《国防教育启示录》电教片、集中讲授《国防法》《兵役法》等国防法规专题讲座宣教活动,在城区人流集中地段设置大型双拥宣传标语,建成赤岸大道三河路双拥宣传一条街,进一步增强居民“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国防观念。
注重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宣传。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利用学校、党校、党员活动室等场所,开辟国防教育课堂,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军、拥军、学军”活动,并适时组织学生到部队营区观摩、上国防教育课、开展军事夏令营等活动,树立青年、学生居安思危的意识。五年来,共开展国防教育课383场次,举办“青年与国防”“同心之歌”等各种联欢会10场,召开各类双拥座谈会60多场,水门乡中心小学、宏翔高级中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助推军民融合
巩固军民鱼水深情。分别在春节和“八一”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五年来,共为驻霞部队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合计170余万元。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完成霞浦籍驻守边疆省区、西藏等地边海防的现役官兵家庭基本情况摸排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就业、养老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营造关爱军人氛围。在县动车站、汽车站、银行、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均设立了“军人优先窗口”,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军休干部免费乘坐本县域内线路公交车,县医院开设驻军部队官兵急诊抢救绿色通道,为广大军人提供优先优待服务。积极帮助团级干部家属、随军家属解决实际困难。
全力支持部队建设。五年来,全县共投入28731万元,建设国防交通路、海防公路、闾峡海训基地设施等。支持县人武部作战室、值班室以及宿舍楼附属配套的装修改造,支持驻军“六个一好”项目建设单位3个。
共续鱼水深情
协助开展法治活动。举办渔船民法治教育培训班12期,开展青少年法治讲堂活动18场次,群防群治骨干培训班16期,受教育群众达3600余人。组织开展治安清查活动15次,指导落实防范措施、整改安全隐患152处,协助公安办案276件。
协助地方抢险救灾。驻霞部队积极参与地方“新、绿、亮、洁”工程和文明社区建设,85%的军民共建点被评为文明单位。在台风、火灾等突发事件中,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主动地投身抢险救灾一线。五年来,共参与抢险救灾472次,出动车船600艘次,转移群众5万人次,解救遇险船只80多艘,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创新双拥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五年来,驻霞部队共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户12户,捐资助学困难学生22名,帮扶残疾家庭16户,资金总金额为13.5万元。
霞浦这个鱼米之乡
见证着一次又一次的军民鱼水情深!
我们将永续军民深情
用真情演绎双拥传奇
再创双拥佳绩!